【援派挂职】中南大学湘雅专家成功救治气管重度狭窄哈萨克族同胞
发布时间:2025-03-0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个37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因气管重度狭窄导致呼吸极度困难,随时可能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千钧一发之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疆专家团队迅速集结,联合当地专家紧急施救,最终成功救治这位年轻的同胞。
患者1个多月前遭遇车祸,接受了气管切开及气管切开封堵术。但因其为疤痕体质,术后气管上段严重狭窄,呼吸困难愈加严重,呼吸功能几近衰竭。入院时,患者已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稍有不慎便会失去生命。
湘雅医院援疆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秦岭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诊查和支气管镜评估。检查发现,患者气管上段高度狭窄,仅留宽约4mm的缝隙可以勉强通气。
患者病情十分危重,气管高位狭窄约90%,不仅严重缺氧,甚至因肺性脑病而意识模糊,生命垂危。时间就是生命!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进行急诊支气管镜介入手术。考虑到患者常规治疗手段难以奏效,再次气切仍会形成疤痕狭窄,专家们决定采用经支气管镜下多种先进技术联合治疗——电刀切除病变组织、球囊扩张恢复气道通畅、冷冻消融防止术后复发。后来的结果验证,正是得益于这一系列精准的操作,让患者赢得了生机。
这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例支气管镜下治疗大气道严重狭窄病例,且准备时间十分仓促。呼吸科韩利梅主任紧急调度,临时采购及调用电刀、球囊等手术用具。2月26日晚21:30,湘雅医院援疆专家秦岭主任、王妮娜护士长和韩利梅主任领衔的团队开始手术治疗。在两个多小时的生死救援中,医院多个科室紧密配合,展现了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医务部全程指挥协调,麻醉科团队全程保驾护航,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内科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耳鼻喉科团队、心胸外科团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气管切开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多方通力合作,最终成功解除患者气道狭窄,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手术后气管管腔明显通畅,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已脱离危险,正在康复中。
据悉,该例患者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例成功救治的气管高度狭窄的危重患者,也是首次应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该类型患者,其中支气管镜下电切、球囊扩张和镜下注射曲安奈德预防疤痕再生均为该院第一次使用的医疗新技术。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审:张艳武 二审:穆克朗 三审:凌春雨